慈悲道場


Join the forum, it's quick and easy

慈悲道場
慈悲道場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搜尋
 
 

結果按:
 


Rechercher 進階搜尋

最新主題
» 大佛頂萬行首楞嚴經卷十白話說明
佛說八大人覺經白話說明 Empty周六 7月 25, 2015 2:29 pm 由 Admin

» 佛之威神
佛說八大人覺經白話說明 Empty周日 7月 20, 2014 2:51 pm 由 Admin

» 為什麼要提到報佛恩呢?
佛說八大人覺經白話說明 Empty周日 7月 20, 2014 2:48 pm 由 Admin

» 大乘與小乘
佛說八大人覺經白話說明 Empty周三 7月 16, 2014 9:03 pm 由 Admin

» 菩提達摩製~無心論~白話說明(上)
佛說八大人覺經白話說明 Empty周日 12月 08, 2013 9:31 pm 由 Admin

»  菩提達摩製~無心論~白話說明(下)
佛說八大人覺經白話說明 Empty周日 12月 08, 2013 7:48 pm 由 Admin

» 大佛頂萬行首楞嚴經卷一白話說明
佛說八大人覺經白話說明 Empty周日 12月 08, 2013 3:52 pm 由 Admin

» 佛說八大人覺經白話說明
佛說八大人覺經白話說明 Empty周三 10月 23, 2013 3:51 pm 由 Admin

» 大佛頂首楞嚴咒
佛說八大人覺經白話說明 Empty周三 10月 23, 2013 2:06 pm 由 Admin

十一月 2024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 

日曆 日曆


佛說八大人覺經白話說明

向下

佛說八大人覺經白話說明 Empty 佛說八大人覺經白話說明

發表 由 Admin 周一 12月 01, 2008 9:56 pm

佛說八大人覺經 後漢沙門安世高 譯
為佛弟子,常於晝夜,至心誦念八大人覺:
第一覺悟: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陰無我,生滅變異,虛偽無主,心是惡源,形為罪藪,如是觀察,漸離生死。
第二覺知:多欲為苦;生死疲勞,從貪欲起,少欲無為,身心自在。
第三覺知:心無厭足,唯得多求,增長罪惡;菩薩不爾,常念知足,安貧守道,唯慧是業。
第四覺知:懈怠墜落;常行精進,破煩惱惡,摧伏四魔,出陰界獄。
第五覺悟:愚癡生死;菩薩常念,廣學多聞,增長智慧,成就辯才,教化一切,悉以大樂。
第六覺知:貧苦多怨,橫結惡緣;菩薩布施,等念怨親,不念舊惡,不憎惡人。
第七覺悟:五欲過患;雖為俗人,不染世樂,常念三衣,瓦缽法器,志願出家,守道清白,梵行高遠,慈悲一切。
第八覺知:生死熾然,苦惱無量;發大乘心,普濟一切,願代眾生,受無量苦,令諸眾生,畢竟大樂。
如此八事,乃是諸佛,菩薩大人,之所覺悟,精進行道,慈悲修慧,乘法身船,至涅槃岸。復還生死,度脫眾生。以前八事,開導一切,令諸眾生,覺生死苦,捨離五欲,修心聖道。若佛弟子,誦此八事,於念念中,滅無量罪,進趣菩提,速登正覺,永斷生死,常住快樂。


白話說明
為佛弟子,常於晝夜,至心誦念八大人覺:
作為一個佛弟子於白天晚上應常常誠心專一的誦唸這八項佛菩薩發大心求大道的人在因地所覺悟到的事理:


第一覺悟: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陰無我,生滅變異,虛偽無主,心是惡源,形為罪藪,如是觀察,漸離生死。
大人的第一個覺悟是
世間萬事萬物是無常的,生生滅滅起起落落,萬物所依托而賴以生存的這個世界國土是危險而脆弱的,不知道什麼時候崩潰,無所依托,由地水火風這四大種緣合而成的各種境相,有成住壞空,變異無常不能自主的苦,當因緣散滅時,壞滅而變成空無,由五蘊所緣合的身心沒有一個恒常的我可以常住不滅,隨著因緣業力而生起幻滅變化遷移,也是虛妄不實無常不能自主的,有情的心是造作一切罪惡的源頭,色身是罪業聚積的處所,常這樣的觀察身心世界,則能漸漸的遠離外在境相生死無常變化的牽引,內心妄念煩惱逐漸減少,達到到心情的穩定與平靜。

第二覺知:多欲為苦;生死疲勞,從貪欲起,少欲無為,身心自在。

大人的第二個覺悟是
有情欲念繁多是苦的根源,為何有情自無始以來就於六道生死長流中不停的輪轉,疲於奔命,這都是因為有情貪慾所引起的,知道以上的道理,只要能過著儉樸的生活,儘量降低減少自己的欲望,凡事隨緣,而不起心動念多所造作,對於環境人事的變化,不起心動念,自然能達到身心自在安適的境界。

第三覺知:心無厭足,唯得多求,增長罪惡;菩薩不爾,常念知足,安貧守道,唯慧是業。

大人的第三個覺知是
人心是無有滿足的時候,自然的會要求得到更多的滿足,但是這種貪求多得的習性,會使人去造作許多的罪業。 為什麼呢? 因為人起了貪愛的念頭,就會產生一個讓自己貪愛的欲念得到滿足的衝動(渴望),於是就會有許多造作行為產生,來平復這個衝動,滿足這個渴望,這些造作的行為便會產生善業惡業無記業的果報,而這些果報,又會牽引許多的業緣,造就另一些果報出來...如此展轉相生,.無量無邊無有窮盡。 另外在整個滿足貪愛的過程中,於內心產生無量數的念頭善的惡的無記的念頭,這些念頭也都會在我們阿賴耶識中種下業的種子,聚積在阿賴耶識中,這些業的種子遇到適當的條件時機(緣)便會再顯現完成善業惡業無記業的果報,而這些果報,又會牽引許多的業緣,造就另一些果報出來,如此展轉相生,無量無邊無有窮盡,有情的罪業是這樣增長的。 菩薩大人知道上述罪業增長的道理,所以他們能善護六根門,不起貪念,在日常生活上常常的憶念安住於不貪求知足的道理上,過著簡單樸實的生活,內心謹守著佛法正道(清淨心),平常行六度萬行,以長養福德智慧為其志業。

第四覺知:懈怠墜落;常行精進,破煩惱惡,摧伏四魔,出陰界獄。

大人的第四個覺知是
在佛法修行路上的行者如果精神鬆懈了對所修學的法門感到疲勞倦怠了甚至起了懷疑,覺得勞而無功,對於六度萬行的實際作為,提不起精神來,甚至對於眾生都感到疲厭,這樣就很容易墮落退失到六道輪迴甚至是淪墮到三惡道中。 一般而言修行者為什麼會退失淪墮,均是對佛法信心不足,認識不清,定力不夠,在業境現前受不了引誘或是忍不住現前的壓力痛苦,甚至對所修學的法門起了懷疑覺得勞而無功只好放棄退墮了! 菩薩大人對此情形認識的很清楚,所以在日常的時候就提起精神,堅守戒律忍辱精進,努力不懈 ,在平時能蓄積福德智慧的資糧,忍耐日常生活中的小痛小壓力小引誘,破除這些往昔的惡習煩惱,以戒忍力摧毀破除煩惱魔五陰魔死魔他化自在天子魔(破壞善根魔)這四魔,當福德智慧資糧具足因緣成熟時,即能擺脫三界六道輪迴的束縛。

第五覺悟:愚癡生死;菩薩常念,廣學多聞,增長智慧,成就辯才,教化一切,悉以大樂。

大人的第五覺悟是
眾生自無始以來因一念無明,所以在三界六道生死長流中輪迴不停,菩薩大人常常護念記罣著這些苦難眾生,為了使這些苦難眾生脫離輪迴離苦得樂,所以菩薩大人就努力修學各種法門,擴充其學識才能,對於世出世法多能聞其法文而能受持,在廣學多聞六度萬行中,增長智慧,並成就辯才無礙,對於大小乘種種諸法,隨眾生機,縱辯宣揚,悉使通達,皆無疑礙。能夠以佛法教導勸化一切眾生(論曰「修行成就已,當至教化地。教化地,即是菩薩自娛樂地」)諸惡莫做,諸善奉行,自淨其意,使眾生都能遠離苦難,入妙樂境界。

第六覺知:貧苦多怨,橫結惡緣;菩薩布施,等念怨親,不念舊惡,不憎惡人。

大人的第六覺知是
人若貧苦自己就多怨嘆...也會常被人家怨嘆...為什麼呢?
貧苦的人自身福德資糧不具足,在娑婆世間無有善緣聚積足夠生存資源,生活愁苦,所求不遂,到處碰壁,境遇處處困頓窘迫,心中之苦無人可與傾訴,自然會發出許多怨尤悲鳴埋怨天地不公的聲音,其六親眷屬,無法從其處得到庇護與照顧,對此人的期望與要求均無法得到滿足,於是也會有許多冷熱奉承羞辱差別勢利的對待,讓這貧苦之人更感痛苦,而發出怨嘆世間人情冷暖不平之聲,六親眷屬也因無法從其得到庇護與照顧,對此人的期望與要求均無法得到滿足,對此貧苦之人也會產生許多願懟,又娑婆眾生心無厭足,唯求多得,此貧苦之人,並無資具供養眾生,可以來圓滿眾生的祈求,亦無福德資糧好以供俸人天廣結善緣,六道眾生對此蔽陋無福之人亦會有許多怨嘆。
以上是為什麼貧苦多怨的三層次的說明。.
那接下來這句橫結惡緣是什麼意思呢?其實貧苦多怨,橫結惡緣是要一起解釋才會清楚的,
貧苦多怨,橫結惡緣,即是說貧苦的人,自己本身六親眷屬六道眾生都常常會對他生起怨尤......無端的就會結下一些毫無道理不善的因果!為什麼會這樣呢?
綜合上面的說明,我們可以了解,是因為貧苦的人自身福德資糧不足,無法資生及供養至親眷屬六道眾生之故,在這三者之中已經累積了一些怨尤惡業的種子,當條件成熟時,這些惡業的種子遇緣則果報現行,這個時候這個貧苦的人會不知道是何原因,為什麼這麼衰(ㄙㄨㄟ)世間所有的壞事都毫無來由的讓他碰到,其實也不是他比較衰,而是因為自身福德資糧不足在平時已經在自身至親眷屬及六道眾生之間已經累積了一堆怨尤惡業的種子的緣故。
菩薩大人深深瞭解上面的原因 所以菩薩大人就努力修學各種法門,擴充其學識才能,對於世出世法多能聞其法文而能受持,在廣學多聞六度萬行中,增長智慧,並成就辯才無礙,對於大小乘種種諸法,隨眾生機,縱辯宣揚,悉使通達,皆無疑礙。能夠以佛法教導勸化一切眾生諸惡莫做,諸善奉行,自淨其意,使眾生都能遠離苦難,入妙樂境界。以此來化解三界惡緣,廣結人天善緣,累積福德資糧,以為圓成佛道的基礎。
菩薩大人深深瞭解佈施的精義...如金剛經所言

「復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上段經文的意思如下)
「再者,須菩提!菩薩(求道求大覺之人)對於所有的法,應該不要有所住著,以沒有住著任何虛妄不實境相的清淨平等心來布施,即是要內心不住著在色所成的種種虛妄不實境相的好醜上來作布施,內心不住著在聲香味觸等所成種種虛妄不實境相的順逆好醜上來作佈施,也不要住著在任何法所成種種虛妄不實境相的順逆好醜上而來作布施。須菩提!菩薩(求道求大覺之人)應該像這樣的來布施,不住著在任何虛妄不實的境相上,以清淨平等心來佈施。什麼緣故呢?若是菩薩(求道求大覺之人)不住(執)著在任何因緣和合虛妄不實的境相上,以清淨平等心來布施,他所得到的福德是無法度量無法計算的多。」 所以菩薩大人在行佈施的時候,他是以清淨平等的心來佈施,不論冤親債主均一視同仁平等佈施,不罣念任何人過去有任何的惡業,也不憎恨任何一個不善造作惡業的人,以三輪體空清淨平等心來圓滿成就其六度萬行。

第七覺悟:五欲過患;雖為俗人,不染世樂,常念三衣,瓦缽法器,志願出家,守道清白,梵行高遠,慈悲一切。
大人的第七覺悟是
色、聲、香、味、觸。(或財欲、色欲、飲食欲、名欲、睡眠欲。)這些事項能使人生起貪欲之心,污染真心本性,使人沉溺污穢,如在淤泥,身心不清淨,則不能受法,成為修行者的禍患。所以菩薩大人雖然沒出家為比丘而是世俗的在家人,但是能常常憶念出家比丘清淨的生活模式,雖是在家生活也是出家比丘的三衣儉樸的穿著,常常修習佛法供養僧眾,志願過著出家比丘遠離世俗塵累的生活,守著清淨本然光明自性,清淨無染,如出淤泥潔白的蓮花,無空有二邊愛著污染的清淨心高高的超越遠離世俗的一切繫縛,慈悲的對待一切有情眾生,與眾生樂,拔眾生苦。

第八覺知:生死熾然,苦惱無量;發大乘心,普濟一切,願代眾生,受無量苦,令諸眾生,畢竟大樂。

大人的第八覺知是
眾生由依止貪瞋癡故;為非法貪大火所燒,不平等貪大火所燒,及為邪法大火所燒。而貪熾然,瞋熾然,癡熾然,無始以來生生死死輪迴不斷,苦惱無量無邊;菩薩大人深深瞭解這一切道理,所以發起包含菩提心(求正覺之心)、大悲心(謂菩薩愍念一切眾生受種種苦,常懷悲心,拯救濟拔,令其得脫,是名大悲心)、方便心(指方便實行布施、愛語、利行、同事等四攝法的心)的大乘心。以清淨平等心普便的來濟度一切有情眾生,生起代眾生承受無量苦難的意願,使一切有情眾生,最後終究能脫離六道輪迴無量苦,獲大悅樂。

如此八事,乃是諸佛,菩薩大人,之所覺悟,精進行道,慈悲修慧,乘法身船,至涅槃岸。復還生死,度脫眾生。以前八事,開導一切,令諸眾生,覺生死苦,捨離五欲,修心聖道。若佛弟子,誦此八事,於念念中,滅無量罪,進趣菩提,速登正覺,永斷生死,常住快樂。

上述八項事理乃是所有一切佛菩薩發大心求大道的人,在因地所覺悟到的道理,所有一切佛菩薩都能精勤的行持這些道理,以大慈大悲為本懷來發明般若智慧,以清淨光明的法身為度船,橫超生死輪迴長流,到達清淨寂然不生不滅的彼岸。 之後又乘大願返回娑婆世間生死輪迴的長流中,來濟度超脫輪迴於六道中苦難的眾生。以前述在因地所覺悟的八項事理來開示化導一切有情,讓所有眾生覺悟到生死無常輪迴不盡的苦,捨棄厭離色聲香味觸(或財色食名睡眠)這五種會污染遮障清淨光明自性的念頭,修持身心安住於佛法正道上。 若是佛弟子常常誦唸這八項事理,則能在念念遷流不停之中滅除無量無邊的罪業,精進不斷的趣向菩提,迅速登上正覺的果位,永遠斷離生死無常輪迴的苦,恆常安住於清淨光明自性無有生滅的快樂中。

Admin
Admin

文章數 : 269
注冊日期 : 2008-11-27

http://kindness.cool5forum.net

回頂端 向下

回頂端


 
這個論壇的權限:
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