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羅蜜多精義
波羅蜜多精義
【波羅蜜】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術語)Pa%ramita%,又作波羅蜜多,播囉弭多。譯言究竟,到彼岸,度無極,又單譯曰度。以名菩薩之大行者,菩薩之大行,能究竟一切自行化他之事,故名事究竟,乘此大行能由生死之此岸到涅槃之彼岸,故名到彼岸。因此大行能度諸法之廣遠,故名度無極。
法華次第下之上曰:「此六通云波羅蜜者,並是西土之言,秦翻經論多不同。今略出三翻,或翻云事究竟,或翻云到彼岸,或翻云度無極。菩薩修此六法,能究竟通別二種因果一切自行化他之事,故云事究竟。乘此六法能從二種生死此岸到二種涅槃彼岸,謂之到彼岸。因此六法能度通別二種事理諸法之廣遠,故云度無極也。若依別釋,三翻各有所主。若依通釋則三翻雖異,意同無別也。」
大乘義章十二曰:「波羅蜜者,是外國語。此翻為度,亦名到彼岸。(中略)波羅者岸,蜜者是到。」
俱舍光記十八曰:「波羅,此云彼岸,蜜多此云到。菩薩能到自乘所往圓滿功德彼岸處故。」
智度論十二曰:「問曰:云何名檀波羅蜜?答曰:檀義如上說。波羅(秦言彼岸)蜜(秦言到)是名渡布施河得到彼岸。復次此岸名慳貪,檀名河中,彼岸名佛道。」
慧琳音義一曰:「播囉弭多,唐云彼岸到,今迴文云到彼岸。」
仁王經良賁疏上一曰:「言波羅者,梵語也。此云彼岸,對彼說此,此岸者何?於四諦中已起苦集而為此岸,未起苦集而為中流,涅槃菩提即滅道諦而為彼岸。(中略)言蜜多者,梵語也。此具二義。離義到義,於生死中離此到彼。
【朱芾煌《法相辭典》】
p0792
瑜伽四十九卷五頁云:應知此中施等十法,經三大劫阿僧企耶,長時修習,乃圓證故;自性清淨,體殊勝故;過餘一切世間聲聞獨覺善根,攝受最勝菩提果故;如是十法,最極長時,乃能圓證。自性最極清淨殊勝,能得最極菩提妙果。是故說名波羅蜜多。
二解 瑜伽七十八卷九頁云:世尊!何因緣故、波羅蜜多、說名波羅蜜多?善男子!五因緣故。一者、無染著故,二者、無顧戀故,三者、無罪過故,四者、無分別故,五者、正迴向故。無染著者:謂不染著波羅蜜多諸相違事。無顧戀者:謂於一切波羅蜜多,諸果異熟,及報恩中,心無繫縛。無罪過者:謂於如是波羅蜜多無間雜染法,離非方便行。無分別者:謂於如是波羅蜜多,不如言辭,執著自相。正迴向者:謂以如是所作所集波羅蜜多,迴求無上大菩提果。又云:世尊!如是五相、各有何業?善男子!當知彼相、有五種業。謂諸菩薩、無染著故;於現法中,於所修習波羅蜜多,恆常慇重,勤修加行,無有放逸。無顧戀故;攝受當來不放逸因。無罪過故;能正修習極善圓滿、極善清淨、極善鮮白、波羅蜜多。無分別故;方便善巧波羅蜜多、速得圓滿。正迴向故;一切生處波羅蜜多及彼可愛諸果異熟、皆得無盡,乃至無上正等菩提。
三解 瑜伽七十八卷十四頁云:云何波羅蜜多?善男子!若諸菩薩、經無量時,修行施等,成就善法;而諸煩惱、猶故現行,未能制伏。然為彼伏。謂於勝解行地軟中勝解轉時。是名波羅蜜多。
【波羅蜜多何因何果有何義利】
p0793
瑜伽七十八卷十三頁云:世尊!如是一切波羅蜜多、何因?何果?有何義利?
善男子!當知一切波羅蜜多、大悲為因。微妙可愛諸果異熟、饒益一切有情、為果。圓滿無上廣大菩提、為大義利。
【波羅蜜多清淨相七種】
p0793
瑜伽七十八卷十頁云:世尊!如是一切波羅蜜多、有幾清淨?
善男子!我終不說波羅蜜多、除上五相,有餘清淨。然我即依如是諸事總別,當說波羅蜜多清淨之相。總說一切波羅蜜多清淨相者,當知七種。何等為七?
一者、菩薩於此諸法,不求他知。
二者、於此諸法,見已;不生執著。
三者、即於如是諸法,不生疑惑。謂為能得大菩提不。
四者、終不自讚毀他,有所輕懱。
五者、終不憍傲放逸。
六者、終不少有所得,便生喜足。
七者、終不由此諸法,於他發起嫉妒慳吝。
【波羅蜜多有四種最勝威德】
p0793
瑜伽七十八卷十三頁云:世尊!如是一切波羅蜜多,各有幾種最勝威德。
善男子!當知一切波羅蜜多,各有四種最勝威德。
一者、於此波羅蜜多正修行時,能捨慳吝、犯戒、心憤、懈怠、散亂、見趣所治。
二者、於此正修行時,能為無上正等菩提真實資糧。
三者、於此正修行時,於現法中,能自攝受饒益有情。
四者、於此正修行時,於未來世,能得廣大無盡可愛諸果異熟。
【十種波羅蜜多】
顯揚三卷三頁云:波羅蜜多者:謂十波羅蜜多。廣說如經。
一、施波羅蜜多。謂依菩提心悲為導首;十種法行,助善修治;七種通達,為堅固根;或因資財,或因正法,或因無畏,五種功德大我所攝性。一、無著故捨,二、不觀故捨,三、無失故捨,四、無分別故捨,五、迴向故捨。由此行故,而諸菩薩,以資生具,攝諸有情。及由親近多修習故;令彼資糧圓滿,當成無上正遍知果。如施波羅蜜多,如是戒乃至慧,應知。此中差別者,
第二、戒波羅蜜多。謂或因息離不善,或因攝受善法,或因利益有情,律儀戒所攝身語意業性。由此行故,諸菩薩以不恚不惱攝諸有情。
第三、忍波羅蜜多。謂或因忍受他不饒益不恚性,或因安受諸苦不亂性,或因審察諸法正慧性;由此行故,諸菩薩以忍受一切不饒益事,及損害事,攝諸有情。
第四、精進勤波羅蜜多。謂或因被發心鎧,或因方便加行,或因利益有情;相續純熟心勇猛性。為欲引生一切善根。由此行故,而諸菩薩,雖未伏惑;而能一向專修諸善。
第五、靜慮波羅蜜多。謂或因對治煩惱,或因發起功德,或因利益有情,心住一緣性。由此行故,而諸菩薩,伏諸煩惱,令住不現行法。
第六、慧波羅蜜多。謂或因對治煩惱,或因發起功德,或因利益有情;簡擇諸法性。由此行故,而諸菩薩,永斷一切煩惱障所知障種子。
第七、善巧方便波羅蜜多。謂諸菩薩,以此方便,或由隨順,或由違逆,或由不同意樂,或由作恩報恩,或由威逼,或由清淨,以三種利益,攝諸有情於種種善處,令受令調,令安住,令成立。
第八、願波羅蜜多。謂諸菩薩中,隨有其一,為性懈怠,煩惱多故;遂發正願,而修諸善,令我未來獲得自性勇猛正勤,煩惱微薄。由此因故;於餘生中,如所發求,咸果其願。於修善法,得強盛力。
第九、力波羅蜜多。謂諸菩薩,由於所修善法,得強盛力;依此力故,速疾發起靜慮波羅蜜多。
第十、智波羅蜜多。謂諸菩薩,於菩薩藏靜慮波羅蜜多所攝法則智所引世間慧。依此慧故。而諸菩薩,速能發起出世無分別不住流轉寂滅道所攝慧波羅蜜多。
如是十波羅蜜多,於一切地中,皆具修習。若增上者;施波羅蜜多,唯在初地。如其次第,乃至智波羅蜜多,在第十地應知。
二解
成唯識論九卷十三頁云:十勝行者:即是十種波羅蜜多。
施有三種。謂財施,無畏施,法施。
戒有三種。謂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
忍有三種。謂耐怨害忍,安受苦忍,諦察法忍。
精進有三種。謂被甲精進,攝善精進,利樂精進。
靜慮有三種。謂安住靜慮,引發靜慮,辦事靜慮。
般若有三種。謂生空無分別慧,法空無分別慧,俱空無分別慧。
方便善巧有二種。謂迴向方便,善巧拔濟方便善巧。
願有二種。謂求菩提願,利樂他願。
力有二種。謂思擇力,修習力。
智有二種。謂受用法樂智,成熟有情智。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術語)Pa%ramita%,又作波羅蜜多,播囉弭多。譯言究竟,到彼岸,度無極,又單譯曰度。以名菩薩之大行者,菩薩之大行,能究竟一切自行化他之事,故名事究竟,乘此大行能由生死之此岸到涅槃之彼岸,故名到彼岸。因此大行能度諸法之廣遠,故名度無極。
法華次第下之上曰:「此六通云波羅蜜者,並是西土之言,秦翻經論多不同。今略出三翻,或翻云事究竟,或翻云到彼岸,或翻云度無極。菩薩修此六法,能究竟通別二種因果一切自行化他之事,故云事究竟。乘此六法能從二種生死此岸到二種涅槃彼岸,謂之到彼岸。因此六法能度通別二種事理諸法之廣遠,故云度無極也。若依別釋,三翻各有所主。若依通釋則三翻雖異,意同無別也。」
大乘義章十二曰:「波羅蜜者,是外國語。此翻為度,亦名到彼岸。(中略)波羅者岸,蜜者是到。」
俱舍光記十八曰:「波羅,此云彼岸,蜜多此云到。菩薩能到自乘所往圓滿功德彼岸處故。」
智度論十二曰:「問曰:云何名檀波羅蜜?答曰:檀義如上說。波羅(秦言彼岸)蜜(秦言到)是名渡布施河得到彼岸。復次此岸名慳貪,檀名河中,彼岸名佛道。」
慧琳音義一曰:「播囉弭多,唐云彼岸到,今迴文云到彼岸。」
仁王經良賁疏上一曰:「言波羅者,梵語也。此云彼岸,對彼說此,此岸者何?於四諦中已起苦集而為此岸,未起苦集而為中流,涅槃菩提即滅道諦而為彼岸。(中略)言蜜多者,梵語也。此具二義。離義到義,於生死中離此到彼。
【朱芾煌《法相辭典》】
p0792
瑜伽四十九卷五頁云:應知此中施等十法,經三大劫阿僧企耶,長時修習,乃圓證故;自性清淨,體殊勝故;過餘一切世間聲聞獨覺善根,攝受最勝菩提果故;如是十法,最極長時,乃能圓證。自性最極清淨殊勝,能得最極菩提妙果。是故說名波羅蜜多。
二解 瑜伽七十八卷九頁云:世尊!何因緣故、波羅蜜多、說名波羅蜜多?善男子!五因緣故。一者、無染著故,二者、無顧戀故,三者、無罪過故,四者、無分別故,五者、正迴向故。無染著者:謂不染著波羅蜜多諸相違事。無顧戀者:謂於一切波羅蜜多,諸果異熟,及報恩中,心無繫縛。無罪過者:謂於如是波羅蜜多無間雜染法,離非方便行。無分別者:謂於如是波羅蜜多,不如言辭,執著自相。正迴向者:謂以如是所作所集波羅蜜多,迴求無上大菩提果。又云:世尊!如是五相、各有何業?善男子!當知彼相、有五種業。謂諸菩薩、無染著故;於現法中,於所修習波羅蜜多,恆常慇重,勤修加行,無有放逸。無顧戀故;攝受當來不放逸因。無罪過故;能正修習極善圓滿、極善清淨、極善鮮白、波羅蜜多。無分別故;方便善巧波羅蜜多、速得圓滿。正迴向故;一切生處波羅蜜多及彼可愛諸果異熟、皆得無盡,乃至無上正等菩提。
三解 瑜伽七十八卷十四頁云:云何波羅蜜多?善男子!若諸菩薩、經無量時,修行施等,成就善法;而諸煩惱、猶故現行,未能制伏。然為彼伏。謂於勝解行地軟中勝解轉時。是名波羅蜜多。
【波羅蜜多何因何果有何義利】
p0793
瑜伽七十八卷十三頁云:世尊!如是一切波羅蜜多、何因?何果?有何義利?
善男子!當知一切波羅蜜多、大悲為因。微妙可愛諸果異熟、饒益一切有情、為果。圓滿無上廣大菩提、為大義利。
【波羅蜜多清淨相七種】
p0793
瑜伽七十八卷十頁云:世尊!如是一切波羅蜜多、有幾清淨?
善男子!我終不說波羅蜜多、除上五相,有餘清淨。然我即依如是諸事總別,當說波羅蜜多清淨之相。總說一切波羅蜜多清淨相者,當知七種。何等為七?
一者、菩薩於此諸法,不求他知。
二者、於此諸法,見已;不生執著。
三者、即於如是諸法,不生疑惑。謂為能得大菩提不。
四者、終不自讚毀他,有所輕懱。
五者、終不憍傲放逸。
六者、終不少有所得,便生喜足。
七者、終不由此諸法,於他發起嫉妒慳吝。
【波羅蜜多有四種最勝威德】
p0793
瑜伽七十八卷十三頁云:世尊!如是一切波羅蜜多,各有幾種最勝威德。
善男子!當知一切波羅蜜多,各有四種最勝威德。
一者、於此波羅蜜多正修行時,能捨慳吝、犯戒、心憤、懈怠、散亂、見趣所治。
二者、於此正修行時,能為無上正等菩提真實資糧。
三者、於此正修行時,於現法中,能自攝受饒益有情。
四者、於此正修行時,於未來世,能得廣大無盡可愛諸果異熟。
【十種波羅蜜多】
顯揚三卷三頁云:波羅蜜多者:謂十波羅蜜多。廣說如經。
一、施波羅蜜多。謂依菩提心悲為導首;十種法行,助善修治;七種通達,為堅固根;或因資財,或因正法,或因無畏,五種功德大我所攝性。一、無著故捨,二、不觀故捨,三、無失故捨,四、無分別故捨,五、迴向故捨。由此行故,而諸菩薩,以資生具,攝諸有情。及由親近多修習故;令彼資糧圓滿,當成無上正遍知果。如施波羅蜜多,如是戒乃至慧,應知。此中差別者,
第二、戒波羅蜜多。謂或因息離不善,或因攝受善法,或因利益有情,律儀戒所攝身語意業性。由此行故,諸菩薩以不恚不惱攝諸有情。
第三、忍波羅蜜多。謂或因忍受他不饒益不恚性,或因安受諸苦不亂性,或因審察諸法正慧性;由此行故,諸菩薩以忍受一切不饒益事,及損害事,攝諸有情。
第四、精進勤波羅蜜多。謂或因被發心鎧,或因方便加行,或因利益有情;相續純熟心勇猛性。為欲引生一切善根。由此行故,而諸菩薩,雖未伏惑;而能一向專修諸善。
第五、靜慮波羅蜜多。謂或因對治煩惱,或因發起功德,或因利益有情,心住一緣性。由此行故,而諸菩薩,伏諸煩惱,令住不現行法。
第六、慧波羅蜜多。謂或因對治煩惱,或因發起功德,或因利益有情;簡擇諸法性。由此行故,而諸菩薩,永斷一切煩惱障所知障種子。
第七、善巧方便波羅蜜多。謂諸菩薩,以此方便,或由隨順,或由違逆,或由不同意樂,或由作恩報恩,或由威逼,或由清淨,以三種利益,攝諸有情於種種善處,令受令調,令安住,令成立。
第八、願波羅蜜多。謂諸菩薩中,隨有其一,為性懈怠,煩惱多故;遂發正願,而修諸善,令我未來獲得自性勇猛正勤,煩惱微薄。由此因故;於餘生中,如所發求,咸果其願。於修善法,得強盛力。
第九、力波羅蜜多。謂諸菩薩,由於所修善法,得強盛力;依此力故,速疾發起靜慮波羅蜜多。
第十、智波羅蜜多。謂諸菩薩,於菩薩藏靜慮波羅蜜多所攝法則智所引世間慧。依此慧故。而諸菩薩,速能發起出世無分別不住流轉寂滅道所攝慧波羅蜜多。
如是十波羅蜜多,於一切地中,皆具修習。若增上者;施波羅蜜多,唯在初地。如其次第,乃至智波羅蜜多,在第十地應知。
二解
成唯識論九卷十三頁云:十勝行者:即是十種波羅蜜多。
施有三種。謂財施,無畏施,法施。
戒有三種。謂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
忍有三種。謂耐怨害忍,安受苦忍,諦察法忍。
精進有三種。謂被甲精進,攝善精進,利樂精進。
靜慮有三種。謂安住靜慮,引發靜慮,辦事靜慮。
般若有三種。謂生空無分別慧,法空無分別慧,俱空無分別慧。
方便善巧有二種。謂迴向方便,善巧拔濟方便善巧。
願有二種。謂求菩提願,利樂他願。
力有二種。謂思擇力,修習力。
智有二種。謂受用法樂智,成熟有情智。
這個論壇的權限:
您 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周六 7月 25, 2015 2:29 pm 由 Admin
» 佛之威神
周日 7月 20, 2014 2:51 pm 由 Admin
» 為什麼要提到報佛恩呢?
周日 7月 20, 2014 2:48 pm 由 Admin
» 大乘與小乘
周三 7月 16, 2014 9:03 pm 由 Admin
» 菩提達摩製~無心論~白話說明(上)
周日 12月 08, 2013 9:31 pm 由 Admin
» 菩提達摩製~無心論~白話說明(下)
周日 12月 08, 2013 7:48 pm 由 Admin
» 大佛頂萬行首楞嚴經卷一白話說明
周日 12月 08, 2013 3:52 pm 由 Admin
» 佛說八大人覺經白話說明
周三 10月 23, 2013 3:51 pm 由 Admin
» 大佛頂首楞嚴咒
周三 10月 23, 2013 2:06 pm 由 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