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道場


Join the forum, it's quick and easy

慈悲道場
慈悲道場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搜尋
 
 

結果按:
 


Rechercher 進階搜尋

最新主題
» 大佛頂萬行首楞嚴經卷十白話說明
黃蘗山斷際禪師著----------宛凌錄(4) Empty周六 7月 25, 2015 2:29 pm 由 Admin

» 佛之威神
黃蘗山斷際禪師著----------宛凌錄(4) Empty周日 7月 20, 2014 2:51 pm 由 Admin

» 為什麼要提到報佛恩呢?
黃蘗山斷際禪師著----------宛凌錄(4) Empty周日 7月 20, 2014 2:48 pm 由 Admin

» 大乘與小乘
黃蘗山斷際禪師著----------宛凌錄(4) Empty周三 7月 16, 2014 9:03 pm 由 Admin

» 菩提達摩製~無心論~白話說明(上)
黃蘗山斷際禪師著----------宛凌錄(4) Empty周日 12月 08, 2013 9:31 pm 由 Admin

»  菩提達摩製~無心論~白話說明(下)
黃蘗山斷際禪師著----------宛凌錄(4) Empty周日 12月 08, 2013 7:48 pm 由 Admin

» 大佛頂萬行首楞嚴經卷一白話說明
黃蘗山斷際禪師著----------宛凌錄(4) Empty周日 12月 08, 2013 3:52 pm 由 Admin

» 佛說八大人覺經白話說明
黃蘗山斷際禪師著----------宛凌錄(4) Empty周三 10月 23, 2013 3:51 pm 由 Admin

» 大佛頂首楞嚴咒
黃蘗山斷際禪師著----------宛凌錄(4) Empty周三 10月 23, 2013 2:06 pm 由 Admin

十一月 2024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 

日曆 日曆


黃蘗山斷際禪師著----------宛凌錄(4)

向下

黃蘗山斷際禪師著----------宛凌錄(4) Empty 黃蘗山斷際禪師著----------宛凌錄(4)

發表 由 Admin 周二 2月 17, 2009 4:33 pm

問:如何是見性?師云:性即是見,見即是性,不可以性更見性。聞即是性,不可以性更聞性,祇你作性見能聞能見性,便有一異法生。他分明道:所可見者,不可更見你。云何頭上更著頭?他分明道:如盤中散珠,大者大圓,小者小圓,各各不相知,各各不相礙,起時不言我起,滅時不言我滅,所以四生六道未有不如時。且眾生不見佛,佛不見眾生;四果不見四向,四向不見四果;三賢十聖不見等妙二覺,等妙二覺不見三賢十聖;乃至水不見火,火不見水;地不見風,風不見地;眾生不入法界,佛不出法界;所以法性無去來,無能所見。既如此,因什麼道我見我聞,於善知識處得契悟,善知識與我說法,諸佛出世與眾生說法。迦旃延祇為以生滅心傳實相法,被淨名呵責。分明道:一切法本來無縛,何用解他?本來不染,何用淨他?故云:寶相如是,豈可說乎?汝今祇成是非心、染淨心,得一知一解,遶天下行,見人便擬定當取:誰有心眼,誰彊誰弱;若也如此,天地懸殊,更說什麼見性?



問:既言性即見、見即性,祇如性自無障礙、無劑限,云何隔物即不見?又於虛空中,近即見、遠即不見者,如何?師云:此是你妄生異見;若言隔物不見,無物言見,便謂性有隔礙者,全無交涉;性且非見非不見,法亦非見非不見。若見性人,何處不是我之本性?所以六道四生、山河大地,總是我之性淨明體。故云見色便見心,色心不異故,祇為取相作見聞覺知。去卻前物始擬得見者,即墮二乘人中依通見解也。虛空中近則見,遠則不見,此是外道中收。分明道:非內亦非外,非近亦非遠。近而不可見者,萬物之性也;近尚不可見,更道遠而不可見,有什麼意旨?



問:學人不會,和尚如何指示?師云:我無一物,從來不曾將一物與人。你無始已來,祇為被人指示,覓契覓會,此可不是弟子與師俱陷王難?你但知一念不受,即是無受身;一念不想,即是無想身;決定不遷流造作,即是無行身;莫思量卜度分別,即是無識身;你如今纔別起一念,即入十二因緣;無明緣行亦因亦果,乃至老死亦因亦果;故善財童子一百一十處求善知識,祇向十二因緣中求;最後見彌勒,彌勒卻指見文殊;文殊者即汝本地無明。若心心別異向外求善知識者,一念纔生即滅,纔滅又生;所以汝等比丘,亦生亦老亦病亦死;酬因答果已來,即五聚之生滅;五聚者五陰也。一念不起,即十八界空,即身便是菩提華果,即心便是靈智,亦云靈臺;若有所住著,即身為死屍,亦云守死屍鬼。



問:淨名默然,文殊讚歎云:是真入不二法門,如何?師云:不二法門,即你本心也;說與不說,即有起滅;無言說時,無所顯示,故文殊讚歎。云:淨名不說,聲有斷滅否?師云:語即默、默即語,語默不二,故云聲之實性亦無斷滅,文殊本聞亦無斷滅。所以如來常說,未曾有不說時;如來說即是法,法即是說,法說不二故。乃至報化二身、菩薩聲聞,山河大地、水鳥樹林,一時說法。所以語亦說、默亦說,終日說而未嘗說。既若如是,但以默為本。



問:聲聞人藏形於三界,不能藏於菩提者,如何?師云:形者質也。聲聞人但能斷三界見修,已離煩惱,不能藏於菩提,故還被魔王於菩提中捉得,於林中宴坐,還成微細見菩提心也。菩薩人已於三界菩提決定不捨不取;不取故,七大中覓他不得;不捨故,外魔亦覓他不得。汝但擬著一法,印子早成也;印著有,即六道四生文出;印著空,即無相文現;如今但知決定不印一切物,此印為虛空不一不二;空本不空,印本不有。十方虛空世界諸佛出世,如見電光一般。觀一切蠢動含靈,如響一般。見十方微塵國土,恰似海中一滴水相似。聞一切甚深法,如幻如化。心心不異,法法不異,乃至千經萬論,祇為你之一心;若能不取一切相。故言如是一心中,方便勤莊嚴。



問: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如何?師云:仙人者即是你心。歌利王好求也,不守王位,謂之貪利。如今學人,不積功累德,見者便擬學,與歌利王何別?如見色時,壞卻仙人眼;聞聲時壞卻仙人耳,乃至覺知時,亦復如是;喚作節節支解。云:祇如仙人忍時,不合更有節節支解,不可一心忍,一心不忍也。師云:你作無生見、忍辱解、無求解,總是傷損。云:仙人被割時,還知痛否?又云:此中無受者,是誰受痛?師云:你既不痛,出頭來覓箇甚麼?



問:燃燈佛授記,為在五百歲中、五百歲外?師云:五百歲中不得授記。所言授記者,你本決定不忘,不失有為,不取菩提,但以了世非世,亦不出五百歲外別得授記,亦不於五百歲中得授記。云:了世三際相不可得已否?師云:無一法可得。云:何故言頻經五百世前後極時長?師云:五百世長遠,當知猶是仙人;故然燈授記時,實無少法可得。



問:教中云:銷我億劫顛倒想,不歷僧祇獲法身者,如何?師云:若以三無數劫修行,有所證得者,盡恆沙劫不得。若於一剎那中獲得法身,直了見性者猶是三乘教之極談也。何以故?以見法身可獲故,皆屬不了義教中收。



問:見法頓了者,見祖師意否?師云:祖師心出虛空外。云:有限劑否?師云:有、無限劑,此皆數量對待之法。祖師云:且非有限量,非無限量,非非有無限量,以絕待故。你如今學者,未能出得三乘教外,爭喚作禪師?分明向汝道:一等學禪,莫取次妄生異見,如人飲水,冷煖自知,一行一住一剎那間,念念不異;若不如是,不免輪迴。



問:佛身無為,不墮諸數,何故佛身舍利八斛四斗?師云:你作如是見,祇見假舍利,不見真舍利。云:舍利為是本有,為復功勳?師云:非是本有,亦非功勳。云:若非本有,又非功勳,何故如來舍利,唯鍊唯精,金骨常存?師乃呵云:你作如此見解,爭喚作學禪人,你見虛空曾有骨否?諸佛心同太虛,覓什麼骨?云:如今見有舍利,此是何法?師云:此從你妄想心生,即見舍利。云:和尚還有舍利否?請將出來看。師云:真舍利難見,你但以十指撮盡妙高峰為微塵,即見真舍利。



夫參禪學道,須得一切處不生心,祇論忘機即佛道隆,分別即魔軍盛,畢竟無毛頭許少法可得。

Admin
Admin

文章數 : 269
注冊日期 : 2008-11-27

http://kindness.cool5forum.net

回頂端 向下

回頂端


 
這個論壇的權限:
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